摄影师姓名或ID:
密 码:
取回密码
摄影作者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中文简体
·English
首页
图片中国
异域风情
时事资料
图片专题
行走天下
摄影月赛
作者专区
业界快讯
电子杂志
资料库
高清图片
CCN图片搜索
CCN信息搜索
综合查询
图片名称
图片编号
作者姓名
关键字
综合查询
行业动态
旅游线路
景点推荐
商品信息
特色介绍
行走天下
时事资料
图片专题
业界快讯
会员手记
商家·摄影师免费注册-登录
CCN传媒图片网
>
会员专辑
> 普氏原羚 [作者:刘春林]
共 80 张图片,当前页 1/5 页
显示
18
24
36
48
60
张
普氏原羚(学名:Procapra przewalskii)别名滩原羚、黄羊,1875年由俄罗斯博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Przewalski)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发现并命名。普氏原羚全身黄褐色,臀斑白色。仅雄性有角,双角角尖相向钩曲。栖息于山间平盆地和湖周半荒漠地带,以数头或数十头为群,冬季往往结成大群。以莎草科、禾本科及其他沙生植物为食。曾经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及青海。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及栖息地恶化,该物种的数量下降..
[全文]
普氏原羚(学名:Procapra przewalskii)别名滩原羚、黄羊,1875年由俄罗斯博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Przewalski)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发现并命名。普氏原羚全身黄褐色,臀斑白色。仅雄性有角,双角角尖相向钩曲。栖息于山间平盆地和湖周半荒漠地带,以数头或数十头为群,冬季往往结成大群。以莎草科、禾本科及其他沙生植物为食。曾经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及青海。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及栖息地恶化,该物种的数量下降,分布区范围锐减,而现在普氏原羚只分布于中国青海省,包括青海湖周围,以及天峻县和共和县。
1875年,俄罗斯博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Przewalski)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发现了这一中国特有的动物,但一直误认为是藏原羚,直到13年后方才正式命名为“普氏原羚”。
化石记录表明,中国西北许多地点都曾有羚羊分布。这说明在黄土高原形成之前那些较温暖的地质年代里,草原和森林交替分布时,羚羊是盛极一时的优势动物种类。当青藏高原开始隆升,黄土高原逐步形成时,环境变化使羚羊产生了种的分化,形成了青藏高原特有的羚羊类群—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曾发现于内蒙古包头地区(1923年采得标本)、鄂尔多斯南部;甘肃省肃南县、肃北县(1952年采得标本);宁夏银川地区;新疆喀尔墩草原、卡尔求卡荒漠草原,西藏昌都和那曲地区东部;青海省的祁连山地区、阿尔金山地区等。以上地区的普氏原羚均已消失,只发现青海湖边尚有分布。它们分布在湖东、鸟岛和元者三个区域,范围十分狭小。据一九九四年至二零零一年的连续统计估算,三个种群总数在二百只左右,其中最大的一群在湖东,约有一百二十只。
鸟岛种群位于青海湖鸟岛附近的荒漠草原中,面积约75平方公里。由于牧场围栏使普氏原羚的活动和觅食受到了限制,而狼的捕食则使普氏原羚种群的恢复和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一种群仅存19-22只。
元者种群位于青海湖东、元者村和湖东种羊场的中间地带,与湖东种群紧邻,面积为333平方公里,是历史上分布于倒淌河流域的残余。二十世纪世纪六十年代初,倒淌河流域曾经分布着成千上万只普氏原羚。随着种群分布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大,没有狼群分布,数量约51只(2000年的调查显示,该种群可能已经灭绝)。普氏原羚集群活动,易于被猎杀,偷猎活动仍然存在。栖息地丧失和偷猎是元者种群面临的直接威胁。
湖东种群位于青海湖的东北边,面积约890平方公里。由于栖息面积较大,草场围栏密度也较小,活动空间较其他两个种群大,是数量最多的一个种群,约有120只(2000年的调查显示,该种群可能仅剩60-80只)。迫于人类放牧活动的干扰,原来生活于典型草原区的普氏原羚不得不迁入沙漠、草地的生态交错带。当家畜转入夏季牧场,沙漠中的普氏原羚会重新深入冬季牧场草原采食,当不得不和家畜共享食物源时,为了避开牲畜放牧的干扰,普氏原羚只得在傍晚和天黑后采食,而由于狼也在夜间活动,避过了牲畜的普氏原羚却增加了与狼遭遇的机会。狼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捕食者,是普氏原羚的主要天敌。据调查,狼猎杀的动物多为老年和幼年个体,在被狼捕食的普氏原羚残骸中,80%为普氏原羚幼体。专家分析,狼对普氏原羚幼体的猎杀将极度危害普氏原羚种群的生存,在这种捕食压力下,普氏原羚将在50-100年内灭绝。
据有关资料显示,二十世纪80年代初,环湖附近普氏原羚的数量超过1000只;80年代末,降到了500-600只;1995年,在环湖地区还生活有五个普氏原羚种群,分别在倒淌河乡元者村一带,湖东种羊场,鸟岛附近,天峻县快尔玛乡以及刚察县哈尔盖乡与海晏县甘子河乡交界处,约有不足300只。2002年,除了前三处外,后两处地方的普氏原羚种群已经消失,2003年的调查中,种群已经不见踪迹。普氏原羚已经成为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中种群数量最少的物种,现存估计仅约150只左右。
普氏原羚体型似蒙古原羚,但体形比蒙古原羚略小,体长大约为110厘米左右,肩高约50厘米,雄羚长有一对具有环棱的黑色硬角,角尖相向内弯,角长约30厘米,角的下半段粗壮,近角尖处显著内弯而稍向上,末端形成相对钩曲,这点与朝内后方弯曲的黄羊角不同。嘴唇黑色,颌下白色。成年体重雄性个体重约27公斤,雌性个体重约23公斤。尾巴较短,不足11厘米。夏毛短而光亮,呈沙黄并略带楮石色,秋末换毛,冬季毛色较浅,略呈棕黄色或乳白色,四肢内侧和腹部着白色毛被,其中间为醒目的棕黑色尾巴。一旦受到惊吓,普氏原羚臀部的白毛会竖起外翻,在绿色和黄色草地的反衬下格外醒目,警示同伴有危险临近。
分布于中国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新疆、西藏昌都和那曲地区东部。栖息地海拔高度为3400米左右。常活动于草甸地区。青海湖湖滨地区,是湖滨沙化草原地带的代表种。现在那曲地区的尼玛县建立了保护区和实验区。
栖息地为草原和沙丘。在青海省境内,普氏原羚系一种较典型的荒漠与半荒漠的有蹄动物,栖息于生长有麻黄、芨芨草、苔草、沙鞭、沙生针茅、狼毒和蒿属等植被类型的干旱环境中,其间还有数十米高的沙丘、缓坡和开旷的平地,且沙丘深处常作为它们的隐蔽所。 普氏原羚栖息在比较平坦的半荒漠草原地带,一般海拔高度3400米以下,从不到达更高的山峦,也不到纯戈壁地带活动,所以被称为“滩黄羊”。
它有季节性水平迁移现象,集群活动,群体大小从数只到五六十只不等。像其他许多有蹄类动物一样,普氏原羚也有同性聚群现象。在非繁殖季节,同一性别的个体聚在一起活动。冬季成群向南迁移,到植被较丰富、雪薄和有水源的地区,夏季复又北返。视觉和听觉非常发达,但嗅觉较差,生性机警,行动迅敏,能够在大范围内活动觅食。普氏原羚受惊后虽会逃至远处,但是待危险过后又会回到原来地点,具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区域。
结群生活。夏季一般数只或10多只结成小群;在冬季每群可达30只以上,但也遇到过6只和12只的群体。普氏原羚是小型精饲型反刍动物。食物主要为禾本科、莎草科及其他沙生植物的嫩枝、茎叶,冬季则为干草茎和枯叶,少量多餐,每天有多个较短的采食周期,忍耐干旱的能力较强。
普氏原羚主要在草地上寻觅食物,沙丘为其卧息反刍的地点。普氏原羚在植物生长季节非常挑食,仅选择性地啃食禾草、苔草的柔嫩部分和杂类草,但普氏原羚取食对家羊有毒的披针叶黄华的嫩叶,其解毒机理及其意义尚不明了。冬季植物枯黄,普氏原羚取食枯枝落叶或枯草。积雪很厚时,饥饿的普氏原羚不得不刨开雪被,啃光雪下一切可食的残枝败叶。通过食性对比分析发现,普氏原羚选择的植物种类多,与牦牛、藏羊取食对策互补。这说明适当密度的普氏原羚不会对牧业生产造成影响。
普氏原羚奔跑时像离弦的箭,姿势与众不同,它将前肢与后肢分别并在一起,后肢用力后蹬,身体跃入空中,前肢前迈,着地时用力后撑,这种跳跃式的奔跑使羚羊的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波浪起伏的曲线,分外优美。
普氏原羚喜集群活动,群体大小从数只到50-60只不等。像其他许多有蹄类动物一样,普氏原羚也有同性别个体聚群现象。即在非繁殖季节,同一性别的个体聚在一起活动。雌羚产羔后,幼羚跟随母羚一道活动,直至成年。
每年11月底,当草原上刮来凛冽的北风,青海湖上冻时,普氏原羚进入发情季节。这时,雌性普氏原羚群和雄性普氏原羚群合群形成较大的繁殖群体。(有时年老体弱者被驱出繁殖群外。但繁殖期一过,这些公羚又合群生活。)那些雄羚发出阵阵高昂的咩叫,在草地上圈占一个个“求偶场”,不停地在“求偶场”的边界巡视,不时在求偶场的中央呼唤雌羚,但不让其他雄羚进入。这时,雌性普氏原羚群仍然像其他季节一样,每天出入沙地到草原觅食。雄羚的“求偶场”就建在雌性普氏原羚群每天进出沙地的必经之路上,当雌性经过雄性的“求偶场”时,占据“求偶场”的雄羚会趁机与之交配。雌羚7月产羔,通常每胎1羔。羚羔出生后几分钟即能站立,在草丛中躲藏几日后,即能随母羚一块奔跑。
普氏原羚的发情交配期是12月至翌年1月,这时,雌雄合群形成较大的繁殖群体。雄性有争偶现象,但争斗并不激烈,胜者率领数只到20多只雌羚羊一起活动,败者往往尾随群体伺机交配,或离开群体另觅新欢,有时也会有一雄一雌同居的情况。产仔期间群体暂时解散,雄兽结成小的团体或单独活动,雌兽则单独到山凹的高草丛或灌木丛等较为僻静的地方分娩,雌羚7月产羔,每胎产1仔,偶有2仔,羚羔出生后几分钟即能站立,幼羚跟随母羚一道活动,直至成年。雄羚不参予哺育幼羚。
[关闭]
普氏原羚(学名:Procapra przewalskii)别名滩原羚、黄羊,1875年由俄罗斯博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Przewalski)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发现并命名。普氏原羚全身黄褐色,臀斑白色。仅雄性有角,双角角尖相向钩曲。栖息于山间平盆地和湖周半荒漠地带,以数头或数十头为群,冬季往往结成大群。以莎草科、禾本科及其他沙生植物为食。曾经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及青海。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及栖息地恶化,该物种的数量下降..
[全文]
Mr.
Mr.
ID:110837-82008
Mr.
Mr.
ID:110837-82007
Mr.
Mr.
ID:110837-82006
Mr.
Mr.
ID:110837-82005
Mr.
Mr.
ID:110837-82004
Mr.
Mr.
ID:110837-82003
Mr.
Mr.
ID:110837-82002
Mr.
Mr.
ID:110837-82001
Mr.
Mr.
ID:110837-82000
Mr.
Mr.
ID:110837-81999
Mr.
Mr.
ID:110837-81998
Mr.
Mr.
ID:110837-81997
Mr.
Mr.
ID:110837-81996
Mr.
Mr.
ID:110837-81995
Mr.
Mr.
ID:110837-81994
Mr.
Mr.
ID:110837-81993
Mr.
Mr.
ID:110837-81992
Mr.
Mr.
ID:110837-81991
至
页
1
2
3
4
5